BG电子作为每天都在种草拔草路上徘徊的二胎妈妈,实在有太多好物想要分享了。先说几项个人特别喜欢,老大用完老二用的。长文预警,持续更新,喜欢可以先收藏哦。
对于新手爸妈而言,最操心的应该就是宝宝睡眠了。像我家妹妹一样两个月开始睡整觉的毕竟只是极少数BG电子,我家哥哥小时候,奶睡抱睡落地醒频繁夜醒各种问题都遇到了,可以说是积累了大量拯救睡渣宝宝的经验。
有很多安睡好物,能够帮助改善孩子睡眠,可以用起来。不过每个孩子偏好不同,说几个我们亲测有效的供参考,不能保证您家孩子一定喜欢,但可以多尝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家孩子的。
婴儿天生有吮吸的需求,而安抚奶嘴可以代替妈妈的乳头给宝宝安慰,是缓解宝宝哭闹帮助他们入睡的神器。
我家俩娃都是在瑞士出生的,宝宝出生当晚医院的助产士就提供了安抚奶嘴。理论上是建议等宝宝满月再引入奶嘴比较好避免乳头混淆,但我的助产士是主张尽早引入的以免晚了他们不接受。吸取了哥哥小时候引入太晚的教训,妹妹出生当晚用上,接受很好也完全没有乳头混淆。
在欧美国家,安抚奶嘴也是睡前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月零宝宝,吃奶的时候常常会含着妈妈的乳头睡着,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奶睡的习惯。奶粉宝宝也会在喝奶的时候含着奶瓶上面的奶嘴睡着,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奶瓶上的奶嘴有可能会被拉扯下来呛到宝宝。习惯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往往不太依赖奶睡抱睡,接觉也比较容易,对于精疲力竭的新手妈妈而言,这点可能是安抚奶嘴最重要的作用啦。
而且,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原因解释,但数据表明使用安抚奶嘴还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发生的风险。SIDS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从安全角度考虑,至少在这个阶段还是非常建议给婴儿使用安抚奶嘴。
睡袋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家哥哥四岁了晚上还是穿睡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他冻着,大家都能睡的更加安心。
现在也有很多功能性睡袋,比如防惊跳睡袋可以减轻婴儿惊跳反射,恒温睡袋可以让宝宝睡的更加舒服安心...
在睡袋选择方面,我曾经走了不少弯路,专门整理了一篇长文分享经验以及总结选购心得,此处不再赘述。
哥哥刚出院回家的时候,原本是有准备婴儿床的。然而,一放必醒,婴儿床最终成了摆设,他一直跟我们一起睡大床。
儿科医生和成长顾问对co-sleeping的态度是谨慎的,宝宝和爸妈一起睡确实会更有安全感,但同时也有窒息等安全风险,其实是不鼓励的。因而我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怕被子蒙到他或者不小心压到他,睡眠质量非常差。
妹妹出生,哥哥小时候闲置的婴儿床也搬出来了,但我同时准备了床中床。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床中床给宝宝划出了一个属于她的空间,可以防止压到宝宝。我特别入了比较有包裹感的床中床,有点模拟在妈妈子宫的状态,妹妹放进去经常是拍拍摸摸就睡着了。
特别是白天,她在床中床里小睡时间会长一些。我也会在客厅,书房和卧室活动,我去哪里就连床带娃抱去哪里。她睡她的,我忙我的,又可以保证一直在她身边,可以说是相当方便了。
一般而言,对于新生儿或者惊跳反应比较强烈的睡渣宝宝,奶嘴、防惊跳睡袋加中床搭配使用,安抚效果会好很多。再大一点,也可以引入安抚巾、玩偶等安抚物,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我家哥哥第一次回国的时候,经历了严重的睡眠,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被鼻屎憋醒。原本给小宝宝通鼻屎就是一件相当让人头疼的事儿,大半夜的给一个想睡不能睡的暴躁宝宝通鼻屎简直就是灾难现场,乱抓乱挠的都不算啥,有时候还会伴着咳嗽哭到吐。等到通完鼻屎喂过水重新安抚好,娃也完全清醒怎么都哄不睡了。
连续折腾了几天下来,处于崩溃边缘的我们突然意识到可能是他在瑞士出生,环境相对比较好。而爷爷奶奶家所在的城市,人口密度非常高空气质量也不好,小宝宝呼吸系统比较脆弱对环境的反应也比较敏感。
其实早就想给父母买空气净化器的,但是老人家坚持不要,说都生活半辈子了现在再净化也没啥用…但是小孙子受罪,爷爷奶奶立马看不下去了,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先把空气净化器安排上再说。一家人研究了一圈儿,当天就买了我老公浙大学姐年糕妈妈推荐的一款有静音功能并且带儿童安全防护设计超级适合有娃家庭的空气净化器。
用上之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净化器的等离子功能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螨虫以及常见的过敏原消灭掉,娃确实睡好了很多,而且很少咳嗽也不会再有那么多鼻屎了。对于有娃的家庭,特别是当地空气质量不太好或者新装修了房子,空气净化器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普通的净化器是用活性炭来吸附净化,有宝宝的家庭建议用分解式的过滤净化,像我家这款用的是紫晶和紫外光触媒来分解净化,用起来会比较放心。不仅能够改善孩子睡眠,长远来看对全家人的健康也是一种呵护。
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而言,无论居家还是出门,哺乳衣绝对是刚需。我前后买过十几套哺乳衣,先来个合影。上面一排都是上衣裤子一套的,孕期购入,问题多多。下面一排是哺乳期慢慢买的,都是单件的上衣,其貌不扬,但都派上了用场。
衣服有些旧了而且平常都是叠着收纳在抽屉里,又都是纯棉的一拿出来难免皱皱的,照片效果不是很好。不过绝对真实,关于选购哺乳衣踩过的坑,我专门写了一篇回答,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是母乳亲喂两年半妈妈的经验和教训啊。
我儿子断奶后,有几件哺乳衣现在已经变成我最常穿的睡衣,现在妹妹出生哺乳衣更是又派上了大用场。
材质我就不多说了,哺乳衣和婴儿服一样,都是长时间跟宝宝娇嫩的皮肤摩擦摩擦的贴身用品,一定要选纯棉或者纱布这种亲肤材质。
款式也很重要,普通衣服如果款式不好影响的最多就是美观,但不合适的哺乳衣可以完全不具备它原本该有的职能,除了闲置大概也只能剪了当抹布吧。上面回答都有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我知道很多想要母乳喂养妈妈会担心乳头混淆,因而不敢给宝宝用奶瓶也不敢用安抚奶嘴。当年生Den宝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这样的担忧,甚至压根没有准备奶瓶,后来乳腺炎太厉害不得不用奶瓶的时候他接受的特别艰难,中间换过好多款。后来生可可妹妹的时候我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尽量挑选不容易乳头混淆的奶瓶,还是母乳亲喂为主,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她瓶喂吸出来的母乳或者奶粉。她接受的特别顺利,现在亲喂和瓶喂切换自如,老母亲倍感欣慰。
母乳亲喂的妈妈肯定有印象,当你喂完奶之后从宝宝嘴里吐出来的乳头总是被嘬的扁扁的,这是因为婴儿口腔内部结构就是不规则形状的,母乳亲喂的时候乳头为了适应宝宝的口腔结构也会变成不规则形状。当初为了帮助Den宝亲喂转瓶喂,我试了很多奶瓶,最后发现相比于圆形奶嘴,扁的更容易被宝宝接受,其实说扁的也不是很恰当,应该是像下面照片里这种不规则形状的
这是我家可可妹妹日常用的奶瓶,这种仿真奶嘴与传统的圆形奶嘴相比,造型更贴合宝宝口腔,扁平的奶嘴颈部大大减少了对牙齿的压力,有利于宝宝口腔及齿列的良好发育,关键是比较容易被宝宝接受,可以减轻一些新手妈妈对乳头混淆的担忧。除了容易被宝宝接受和有利于宝宝口腔良好发育之外,奶嘴上面还有个小孔,这是它的防胀气自动进气系统,可以减少空气被宝宝吞入导致胀气。小月龄的宝宝非常容易胀气和肠绞痛,因而在选购新生儿奶瓶的时候最好是挑选有防胀气系统的。
除了铁了心纯奶粉喂养的宝妈,绝大多数妈妈哺乳期都会用到吸奶器的,尤其是母乳喂养的职场妈妈,吸奶器可以说是必备母婴用品。
我家哥哥两岁半断奶,二胎妹妹正在哺乳期,这四年多以来我用过五台吸奶器,根据我自己以及群里妈妈们的反馈,总结了选择吸奶器比较重要的点供大家参考:
目前亲朋好友用的比较多的是Spectra S1,我自己也有一台,除了体积略大外出便携性差一点之外其他都挺香的,吸力柔和容易刺激奶阵,可以比较快速地把奶吸干净。需要注意的是,他家还有一款S2,是不能充电的,就比S1便宜一丢丢,强烈建议选S1,不需要插线使用真的很方便。另外听说它们家出的新款可以分开设置两边的工作力度,我自己是不打算专门换了,看入了这款的妈妈分享的图片非常有颜值,如果大小胸两边奶量不同的宝妈其实可以考虑新款,价格也只差一点点。
虽然习惯叫“奶瓶消毒柜”,但它的作用可不仅限于给奶瓶消毒的。宝宝一出生,无论你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总是会有奶瓶、奶嘴、吸奶器等物品需要消毒。慢慢大点开始添加辅食了,碗勺、围兜、水杯、研磨棒等等需要消毒的东西越来越多。宝宝的牙胶、玩具甚至是衣服,统统都可以丢进去消毒。哪怕是娃长大了,消毒柜也不会下岗,我们平常用的水杯餐具都可以用它消毒,简直不能更实用!
蒸汽消毒的原理跟我们用沸水煮类似,加热到100度高温产生蒸汽,但使用起来还是比用锅煮方便高效也干净很多。不过蒸汽消毒有个问题,对可消毒物品的材质有一些限制,必须得耐高温才行,因而你买奶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耐高温的材质,不能放开水里煮的基本也都不能放蒸汽消毒柜。另外蒸汽消毒柜工作是需要加水的,如果没有烘干功能的话消毒完奶瓶是湿的,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我选的是用了LED灯珠的消毒柜,上下双层10颗灯珠照射也能更好地避免紫外线有盲区的问题。除了灯珠之外,紫外线消毒器的内壁材质也很重要,因为需要它来尽可能地反射光线,从而实现更彻底的消毒。
其实我更想推荐烘干机,但是这玩意儿比较占地方而且目前国内普及率并不是特别高,如果新房入住的时候没有安装有了孩子之后也不太可能专门买一个。
有了这个小盒子,宝宝的衣服洗完后可以直接放进去烘干,一点不会潮湿有霉味。而且还有消毒杀菌的功能,除了衣服之外,奶瓶奶嘴玩具等宝宝用品,粉扑化妆刷等妈妈用品都可以放进去消毒,特别的方便。
这个盒子体积小小的十分便携,而且可以配一个可拆卸的布罩,妈妈的内衣裤可以放进去悬挂烘干。这点对于刚生完孩子的产妇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大多数产妇都存在涨奶漏奶的问题,内衣常常弄湿又不能不穿,能够及时地烘干消毒真的会方便很多。
我们生活在瑞士,市面上常见的宝宝浴巾睡袋基本都是棉的为主,经常会越用越硬,纱布的真是闻所未闻。
最初的最初,我只知道全棉时代这一个牌子。翻翻当年的购物车BG电子,纱布浴巾,纱布手帕,纱布睡袋....跟纱布有关的一切都买了个遍!
不止给宝宝用,我自己的浴巾也被纱布浴巾取代了,除了小一点真的没任何毛病,大爱!不止给自家娃用,我还囤了一些送给同在瑞士有娃的朋友们。
后来,又陆续被种草了其他的品牌,都尝试过之后我锁定了两个牌子:Ergobag和Cutelife(长期来看后者更柔软些),并且正式开始了无限回购的心路历程....
跟全棉时代相比,柔软亲肤程度都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他们的颜值都更高尺寸也更大,更加符合日益长大娃的审美和实用需求。
在瑞士甚至整个欧洲,法律规定所有儿童乘车时必须要坐安全座椅。如果被发现儿童没有按规定坐安全座椅,轻则警告,重则处以高额罚款。
特别开心看到从今年开始强制使用安全座椅纳入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国内大多数父母的安全意识也是越来越高了,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也在提高。希望家长们都不要抱侥幸心理,每一次开车带娃出门都用安全座椅,孩子也很容易就会形成习惯的。
亲朋好友家孩子用的比较多的安全座椅是欧颂,前期安全座椅市场比较传统的概念应该是有正规的安全认证就行,而欧颂家的这款探索号不仅通过了中国CCC强制认证,并且40-150cm(约0-12岁)通过了欧盟i-Size认证,是行业第一台0-12岁全阶段i-Size认证的安全座椅,可以说是通过了非常苛刻的质量测试,能最大程度保护儿童的乘车安全,备受家长的青睐,也足以看出当代年轻父母对宝宝出行安全的重视。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功能也比较全面,具体来说就是ISOFIX接口+抗翻转设计、侧面按压式防护、双脊钢骨架、EPP缓冲材料、反向安装160°可调、正向4档可调、360°旋转一键调节,座椅最大可调高度达到了150cm,可以从0岁用到12岁等一系列亮点,各项指标在业界基本都是拔尖的水准,如果有高阶安全出行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这款探索号还是很不错的。
可能还是人手太多了,怎么就有那么多奶奶姥姥喜欢抱着喂追着喂呢?像我们这种只有一位老母亲伺候的,只有坐在餐椅上才有的吃,即使是吃水果吃零食也要坐餐椅,而且还要系上安全带。
带娃出门,一直乖乖坐在婴儿车里那是不可能的。抱又不是长久之计,不光累还有脱手的奉献,必须得让娃挂身上才能事半功倍。
背带绝对是必备神器,我娃从满月一直背到快两岁。不光出门,加油睡渣宝宝的话哄睡也会用得到(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怀孕前在知乎做了好久的功课BG电子,从育儿书到各种用品推荐,推荐一些我用下来觉得非常棒不可替代的产品!(除了最后一个孩子六个月再准备ok,其他产品建议怀孕前准备好,不然孩子生下来真的手忙脚乱,不知道买什么,买哪个牌子,建议收藏。)
怀孕的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看到这个还觉得是啥啊?这都可以?但是所有推荐的妈妈都说好,然后我就买了。
能买电动不要买手动,能买双边不要买单边,因为生娃就那么一次,两次的,这个贵也就是买一次而已。买电动的是因为刚开始带娃真的很累,不能再多花力气手动挤奶了,买双边是因为两边本来就是一起产奶,双边接更多。
不然接完这本接那边,时间浪费了,奶也浪费了,而且自己也容易掌握不好吸奶时间,双边的同时工作不用记时防止大小胸。(就这两个牌子最合适,信我)
2.推荐防惊跳睡袋,有一大部分的小宝宝其实并不是真的睡渣宝宝(人为养成的),高需求的宝宝只占一小部分。他们刚出生由于没有适应这个“自由”的外界反应,容易有惊跳反应,然后好好的觉就被打扰了啊。
这种防惊跳睡袋使用襁褓包裹,模仿妈妈子宫环境,可以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最后还需要提醒一句,这种睡袋不能贪大,按照尺寸买就行。我家宝宝两个半月就睡整夜觉,防惊跳睡袋立了很大的立功,同时推荐大家这本书《婴幼儿睡眠全书》。
这个是纯棉制作,手感好,透气舒服,花色简单可爱,有各种厚度,可以根据宝宝的出生季节选择,我太喜欢了,推荐给大家。当妈的苦,当妈的累大部分都是因为睡眠不足、体力不支,所以培养宝宝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这个我之前买了一个闲置了,真的不合适,孩子八个月后就能站起来了,很危险,所以大家一定不能这样的床。要买深一点的,安全,而且对接大床的一边围栏一定不能是那种随时放下来的,而是需要拆装的,这样的安全。
这个一直争议很多,出现危险都是因为独自留孩子在床上太久时间的时候。记住,所有的好用的母婴产品不是让爸爸妈妈完全不管,而且监督下使用,只能是暂时离开一会。
而且有了尿布台以后,把尿不湿纸巾湿巾,换尿不湿需要使用的东西都放在上面,每次换尿不湿就不会手忙脚乱,东西都摆放好了,随手就拿!
这段时间的孩子,本来就是喜欢爬、站、走,但是能力所致,所以一个围栏+爬行垫的范围就够了(当然也要户外玩)。在围栏里扶着学站,学走路,真的比我们小时候扶墙边安全太多了好吗,所以这个围栏要买质量好的,做工平滑不伤手,爬行垫一定要买贵的,会用到很久很久。
等宝宝再大一点还可以给他打一些比如胡萝卜肉沫啊、鸡肉玉米泥、土豆牛肉、西蓝花虾泥等一些颗粒固体状辅食。
科技的进步给宝妈带来了很多欣喜,为宝妈节省了不少脑力,也不用繁忙的宝妈花太多心思和时间在学做辅食上。
大宇辅食机能解放妈妈的双手,节省的时间多陪宝宝玩一会,陪宝宝看一会儿绘本,多抱抱宝宝都蛮好的。
隔水搅打功能不像有些机器必须加水才能打,像西红柿这种汁多的可以不用放水,宝宝就能吃上原汁原味的番茄糊。
我回答说:“不啊,孩子睡了我也累了,我都是看看闲书陪娃一块睡。家务?花点钱能让机器干的就都让机器干去。”
这款大宇辅食机蒸煮一体化设计,操作简单不麻烦;一键全自动搞定,省时间;一键清洗,省力;有预约功能,支持24小时提前预约工作时间;支持微量搅打,宝宝吃多少打多少;打出来的米糊、水果糊原汁原味、口感好,宝宝喜欢。
弗洛伊德说,新生儿都是带着创伤出生的。一朝分娩,孩子从舒适的子宫中脱离出来。他们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不适应。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惊跳反应”他们在母体里舒展身体,会被子宫限制动作。出生以后没了这种限制,这种“自由”的感觉,反而让孩子受到惊吓。
我是花生出生一周多才买的,用到了他3个多月,算是穿不下了。本来想珍藏起来,但后面朋友生娃,她表示不嫌弃,也就直接给她了。等于说这一条睡袋,守护了两个宝贝儿的安眠。可以说是血赚。
很多人都说,不用过度清洁,可是孩子入口的东西,真的因为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导致孩子出现诸如鹅口疮之类的病。你后悔还有没有用?所以我觉得,如果是用的到奶瓶,就准备一个奶瓶消毒器。省的天天守在锅跟前煮奶瓶,一不小心煮坏一个,一半奶瓶消毒器的钱就出来了。
恒温水壶使我快乐,我怀孕的时候,就买了,那时候喜欢喝热水,就直接把纯净水加热到45度放着。想喝水的时候,随时都有温热的水可以喝。
我这个懒人都是躺喂,哺乳椅这个神器是看朋友买了,觉得好,才推荐的。很多妈妈是不放心躺喂的,觉得必须要坐着喂奶。但是坐着喂奶又会导致腰疼。这时候,一个有着合适支撑的哺乳椅就太重要了。几万块钱的奶粉钱都省下来了,花二百多块钱买个哺乳椅保护一下子自己的腰,真的太划算了。
孩子天生就对甜味有好感。但是普通的糖,对牙齿的伤害太大了。特别是棒棒糖,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简直就是为龋齿的诞生提供了完美温床。所以美国一个牙医,研发了这种无蔗糖棒棒糖。